砭石  

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誦記數的隨身法具,在僧俗間的廣泛使用。本稱“念珠”,起源於持念佛法僧三寶之名,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。通常可分為持珠、佩珠、掛珠三種類型。每串佛珠數目表徵不同的含義。佛珠的質料不勝枚舉,以“七寶”所製成的佛珠最為殊勝尊貴。菩提子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類佛珠。佛珠是弘法最為方便的法器。在使用佛珠時,不要過分地計較它的構造、顆數和質料才好。只要能做到“靜慮離妄念,持珠當心上”,也就可以早證菩提、成就涅槃了。

四面佛與佛珠密不可分,四面佛第一面左手就是持佛珠,屬於持珠,是四面佛七大法器之一,因此,香客信眾配戴佛珠,是不錯的選擇!當下,不論身分地位、年齡或性別,總喜歡手上配戴一串佛珠,佛珠有不同材質,價格相差非常懸殊,您可依照個人喜愛與預算選購,無論您配戴何種材質製成的佛珠,參拜離去前,請記得每一面過香爐,讓四面佛加持,以保平安。

arrows簡介

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誦記數的隨身法具,僧俗間的廣泛使用,幾乎人手一串,瞭解佛珠的起源和意義,會對佛珠生起尊重心。

 arrows起源

佛珠,本稱念珠,是指以線來貫穿一定數目的珠粒,於念佛或持咒時,用以記數的隨身法具。其梵文原語包括四種意義:

一、pa^saka-ma^la^─音譯「缽塞莫」,意譯作「數珠」。

二、aks!a-ma^la^─音譯「阿叉摩羅」,意譯作「珠鬘」。

三、japa-ma^la^─音譯「渣巴摩羅」,意譯作「念誦鬘」。

四、aks!a-su^tra─音譯「阿叉修多羅」,意譯作「珠之貫線」。

 

而梵語ma^la^是「鬘」的意思。佛珠的起源,泛指古印度人有纓珞鬘條纏身的風尚,沿襲至後世,遂逐漸演變成為佛珠。

在佛教經典中,關於佛珠起源,一般都以《木槵子經》所載佛陀對波流離王的開示作為通說。經雲:

佛告王言:若欲滅煩惱障、報障者,當貫木槵子一百八,以常自隨;若行、若坐、若臥,恒當至心無分散意,稱佛陀、達摩、僧伽名,乃過一木槵子;如是漸次度木槵子,若十,若二十,若百,若千,乃至百千萬。若能滿二十萬遍,身心不亂,無諸諂曲者,捨命得生第三焰天,衣食自然,常安樂行。若複能滿一百萬遍者,當得斷除百八結業,始名背生死流、趣向泥洹,永斷煩惱根,獲無上果。……王大歡喜,遙向世尊頭面禮佛雲:大善!我當奉行。即敕吏民營辦木槵子,以為千具,六親國戚皆與一具。王常誦念,雖親軍旅,亦不廢置。

由此可知,波流離王在聽到佛陀的開示之後,便開始用木槵子來製造佛珠,持念佛法僧三寶之名,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。這應是佛教當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。

應當指出的是,佛珠雖已成為佛教徒一項重要標誌,但若溯其本源,佛珠並非佛教所創用。如古印度婆羅門教中的毗濕奴派,很早便有持珠的記載。這在出土文物中,便有例證,如:在印度出土的西元二世紀“龍王皈佛”造像上,有一尊婆羅門像,其頸上是掛有串珠的。

在中國,國人知道佛珠這一稱謂,最早應始於東晉(317~420)時翻譯的《木槵子經》,只可惜譯者的名字已經失佚了。但我們有理由相信,兩晉時期異域僧侶來華者甚眾,這些外國沙門中必然會有攜帶佛珠的。

延至唐代,在佛教大興的時代背景下,記載有關佛珠的經典被廣泛傳譯,先後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譯的《陀羅尼集經》、寶思惟譯的《校量數珠功德經》、不空三藏譯的《金剛頂瑜伽念珠經》、義淨三藏譯的《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》等諸多經典。

至此,佛珠開始在朝野上下、僧俗之間普遍流傳開來,如:《舊唐書·李輔國傳》載:「輔國不茹葷血,常為僧行,視事之隙,手持念珠,人皆信以為善。」

《續高僧傳·道綽傳》載:「人各掐珠,口同佛號,每時散席,響彌林穀。」,從現存的實物來看,甘肅敦煌莫高窟中,保存下來有一尊十六國時期(304~439)的泥塑彌勒菩薩像,便是一尊頸部掛有佛珠的造像。此外,在日本保存下來有《佛像圖鑒》一書,其中繪製的唐代高僧像,使用佛珠者比比皆是,唐代以後,人手配戴一串佛珠,是相當普遍的現象。

award_17x24  佛珠種類

award_17x24  佛珠初次使用(準備中!)

 

本文轉貼「百度百科」(Baidu)「佛珠」內文介紹,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34482.htm

本文謹作資訊傳送介紹,非商業行為,若有侵權,麻煩來信告知,造成不便,敬請見諒!

arrow
arrow

    cc4f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