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DSC04282  

遠在1,000多年前的佛陀在世時間,佛教是沒有任何具體的佛像,現代所看到的神佛佛像,都是後人所擬人化出來的。早期,藝術藝術雕刻師父透過歷史文字記載,加上個人想像力,而塑造了佛像。

其實,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也可常見塑造人像,代表自己對崇拜的人物,能繼續、流傳其風采的感情,當然,佛教徒也會將自己對神佛的崇敬去塑造佛像;因為,每位佛教徒都有不同尊敬、崇拜的神佛,因此,才陸續有不同造型、大小尺寸的佛像出現,不稐何種佛像,都加入濃厚的情感與想像力。因文化與習俗不同,各地所塑造出的佛像造型與特色,因此,中國人塑造的就像中國人,泰國人塑造的佛像,就像泰國人,主要都來自「一切唯心造」所致。塑造佛像全憑個人想像,其主要目在於,讓教徒站在佛像前,信心倍增,對佛陀的教化,做到信受奉行,而塑造人相化的目的,並無意將佛像、佛陀塑造與如佛陀本來相貌一般;在造佛像風氣逐漸盛行後,塑造者,會根據該神佛、佛陀的歷史、故事,加入個人對藝術的鑑賞角度與許多的神話典故,縱使同一位佛陀、神佛,也會被塑造出不同威儀的各式各樣佛像樣貌。

根據佛教歷史記載,塑造佛像始於印度阿育王(佛歷270~311年,公元前273~232年間)時代開始,據考,當時塑造佛像,強調不是將神佛、佛陀人相化,主要以塑造象徵佛陀說法的「法輪」和「伏鹿」等為主,直至第六佛紀後,才出現擬人化的佛像造型出現,相傳,最早製造人相化佛神、佛陀的是「康達樂」(今巴基斯坦)和「摩塗啦」(今阿富汗)兩地藝術工匠,繼後,印度南方工匠受到影響後,也開始塑造人相化的佛陀、佛像。

若以佛像雕刻角度來看,佛像有幾個重點部位,包括:

DSC04299  

《體態》
佛像亦分為男女造型,與人類一樣,男性佛身材以魁梧為主,女性佛身材纖細苗條,這是塑造佛像的主要規律,不論那一時期,塑造佛像型態,都是按照人類形態去塑造,而每一時期,所塑造的佛像體態,受到當時人類審美觀點影響甚大,如:早期的觀音身材特點,蔡魚強調觀音的雄壯的力量美,而漢朝以後,逐漸女性化,觀音佛像也逐漸纖細苗條。

《臉型》
臉部,對一尊佛像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部分,藉由相由心生,佛的內心世界,都藉由臉部表情充分表達,佛教中的佛像臉部表情,基本分為兩大類型,一、慈悲莊嚴型的,另外一種,則是怒叱型態。

慈悲莊嚴型,是最為常見的臉型佛像,往往為了要充分表達對神佛的慈悲為懷與對神佛的尊敬所塑造的,微笑視乎又察覺不到在笑,一種笑意自內心傳達而出,笑而不魅,嚴而不肅,這全賴雕刻師傅去揣摩、慢慢練就雕刻技術,賦予佛像更多靈魂,把不同佛內心世界,表達地更為淋漓盡致。另外,神佛的眼睛,若仔細觀察,神佛眼睛幾乎都閉眼的,其嚴格來說,並非是合閉著眼睛,而是微微張眼,讓眼睛保持二分開、八分閉的造型。

而怒叱臉型,主要以藏傳佛教佛像偏多,多為鎮妖類型佛像,如:不動明王,這就是表現佛像與慈祥全然不同的型態,若要展現神佛威嚴,則以怒叱臉型來表現,不論佛像尺寸大小,光從臉部表情,即可充分表現神佛的威嚴。

不論是印、中、藏或泰的佛像,為何塑造佛像臉部表情,皆以二分法呢?其實這是有根據的。

佛,是一種用心去領悟,以佛去看世界,幾乎都是用心去看世界,藉由佛像達到藉由佛教教化人心目的,特別是觀世音佛像臉部的眼睛,二分開、八分閉,符合了二分觀外、八分觀內的佛教意義。此外,若從藝術雕刻角度來看,大多佛像擺設位置幾乎都是高起,信徒在下方參拜時,佛眼往下看眾生,如普渡眾生,若是全開眼睛,有如看空一切,沒有體察世間之意。二分閉眼,還能表達神佛從容形態,也更能形象的表達出佛處態自若,佛定乾坤。

《接續文》

arrow
arrow

    cc4f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